當代北京社會生活史話叢書 當代北京民用能源史話
作者: 劉金海 編
出版時間:2011年版
內容簡介
《當代北京民用能源史話》屬于《當代北京叢書》中的史話系列,它的目的是記錄和宣傳北京在新中國成立后,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變化、發展和進步,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績;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,普及當代北京史的研究成果,幫助大家了解時代的進步、社會的發展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觀念的變化,同時,為迎接2008年奧運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,向世人展示當代北京的成就和風貌。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。
目錄
第一章 能源舊話從火說起
遠古時期,在周口店生活的北京猿人,開始用火來取暖和燒烤各種野獸。這一時期,人們用于燒火的燃料主要是山上自然干枯的樹木。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發展,煤炭燃料開始步人家庭,并成為發展生產力的重要能源。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,薪、煤始終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燃料。
一、柴薪曾是民用燃料的源頭
二、棄柴燒煤是民用能源第一次跨越
三、從火盆到火爐看煤炭能源的發展
四、燈用燃料及燈具的演變
五、用“洋油”和“夷電”過日子時代
第二章 從“依賴”到“放棄”話薪煤
新中國成立初期,北京市民取暖做飯所用燃料主要以煤炭和柴薪為主,由于資源匱乏,黨和各級人民政府為了保證所有市民有衣穿,有飯吃,有房住,不挨凍,對煤炭燃料開始試行分配供應。
一、生火能源中的變化
二、揮之不舍的柴薪燃料
三、煤炭燃料進入千家萬戶
四、像管糧食一樣管理煤炭
五、煤炭市場化豐富了百性生活
第三章 液體能源的苦辣酸甜
由于石油工業基礎差,底子薄等多種原因,石油供應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,不僅汽車經常斷糧,照明也受到了限制。改革開放以后,不僅打破了“中國貧油論”,還乘改革之風,使中國原油產量突破一億噸。汽車燃料不僅得到了滿足,還“喝”上了高品質、高性能、有利于人們身體健康的清潔燃料。
一、汽車燃料的“糠菜半年糧”
二、多種措施保供應
三、京城徹底改變加油難
四、油價與國際接軌的前前后后
五、液體照明燃料的曲折之路
第四章 電力能源時代
北京的電力能源除“一五”時期外,其余各個時期都存在著供不應求的矛盾。隨著電力設備設施的建設與改造,加之外省市電力能源的支持,北京市民再也不受拉閘限電之苦?,F在北京市民家里不僅家電齊全,還用上了既節電又亮堂的燈泡,社會上的各種娛樂活動也活躍起來,電力將是百姓生活永遠離不開的能源。
一、首都電力事業發展的故事
二、實現了“樓上樓下電燈電話”的夢想
三、“小馬拉大車”帶來的煩惱
四、電力能源與家用電器的發展
第五章 后來居上的氣體能源
北京市民使用氣體燃料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過程:從1958年12月開始使用人工煤氣;1964年12月開始使用液化石油氣;1987年12月開始利用河北省永清天然氣后,又先后使用了陜甘寧和國外氣源。
……
第六章 節能減排向生態能源發展
后記